“七年奇痒” 仁济医院疼痛科一招破敌 带状疱疹消退后当心“花式”折磨
58岁的李先生被带状疱疹后遗症折磨了七年,虽然疱疹早已消退,但左侧脸部总是奇痒难耐。他四处就医,尝试了各种方法,一直没能好转,几近崩溃。不久前,李先生求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疼痛科,专家“一招破敌”,为李先生打了一针——眶上神经阻滞,李先生的症状大为缓解。专家提醒,得了带状疱疹迟迟不好,被“花式”折磨,需要及时去疼痛科就诊。
一朝发疱疹 奇痒忍七年
7月中旬,李先生捂着肿胀的左眼,愁眉苦脸地走进仁济医院疼痛科诊室,“医生我从2016年得了带状疱疹,一直在看病,花了不知道多少钱,用了各式各样的方法,但一直没好!今天挂你这个号也不知道对不对,因为我不是痛,只是痒,但痒到无法忍受,人都要崩溃了!”
【资料图】
据仁济医院疼痛科副主任范颖晖介绍,带状疱疹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,患者小时候曾经感染过这个病毒,当时表现为水痘,随后病毒一直潜伏在人体的感觉神经节里面,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,病毒会再次活跃,皮肤上出现红斑、水疱,伴有刀割、电击或针刺样的疼痛。该病症好发于40岁以上的成人,全国每年带状疱疹发病人数高达266万人,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。
据专家透露,带状疱疹很容易被抗病毒药物消灭,但是被病毒损伤的神经,修复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,这种痛或痒可能延续时间超过3个月,就成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(PHN),在临床上遇到过因疱疹疼痛20多年的患者前来就医。
范颖晖特别提醒,头面部的带状疱疹,更需要引起重视,因为这意味着颅神经的神经节中,有带状疱疹病毒在患者免疫力下降的时候,再次活跃、大量复制,造成急性的炎症和持续迁延的神经损伤,向内影响脑部,向外影响颜面。
李先生坦言,自己饱受带状疱疹折磨,长期寝食不安,无法安心工作,更是病急乱投医,尝试过各种宣称攻克带状疱疹“后遗症”的祖传秘方,均未见效。
神经阻滞针 一招解难题
经过门诊常规化验后,疼痛科专家为李先生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,在疼痛科的治疗室,打了一针——超声引导眶上神经阻滞。
1周之后,李先生又来到了疼痛科,眼周已经消肿,整个人神采奕奕,“医生我从上周打完针回去,终于晚上能好好睡个觉了,白天这点痒也减轻了一大半,不影响我工作了!”
同样的带状疱疹病毒,会引发不同的症状。但无论是痛觉,还是痒觉,都由感觉神经来传导,也就是说,病毒损伤了感觉神经,造成痛,或者痒。这在临床并不少见,有些人还以为这是损伤在痊愈的表现,就像长疤的时候有点痒,但其实截然不同。专家指出,针对带状疱疹疼痛的治疗,一般使用抗神经痛药物,用量需要因人而异,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量或减量,避免不规律服药;疼痛科还可以采用神经阻滞疗法,使用很小剂量的激素,复合低浓度局麻药,技术的关键在于注射部位的合理和精准;另外,神经射频、脊髓电刺激也是带状疱疹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法。
据专家介绍,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,仍是世界范围内未解的难题,但仁济医院疼痛科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形成多阶梯、全疗程的综合诊疗体系,为患者带来个体化的治疗决策。范颖晖团队率先开展脊髓电刺激技术,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神经痛。而针对三叉神经受累的头面部带状疱疹,需要采取三叉神经节、眶上神经、上颌神经、下颌神经干预治疗:早期消炎镇痛注射,神经射频;
后遗症期,选择三叉神经节球囊压迫、神经调控疗法。
同时,得益于仁济医院推行的多学科融合诊疗模式,皮肤科主任鞠强与疼痛科副主任范颖晖团队强强联合,形成绿色通道优化诊疗路径,让患者确诊快,及早遏制病毒损伤,充分控制疼痛,促进神经修复。
高危打疫苗 就诊疼痛科
带状疱疹,看似耳熟能详古书早有记载的疾病,却因为长久以来,大量的民间传说和偏方,导致很多误解。专家坦言,仍有相当多的带状疱疹患者对于新型科学治疗方法闻所未闻,病急乱投医。而疼痛科在国内作为新兴学科,内涵丰富,进展迅速,众多医学同道也并不尽知。
专家提醒,惹上带状疱疹不要迷信偏方,一定要抓紧最开始发病的宝贵治疗时机,采取科学规范的治疗选择,记住以下四个要点:
1.高龄、免疫力较低的人群,建议到社区注射带状疱疹疫苗;
2.发现一侧皮肤异常触痛,要想到带状疱疹的可能性,注意观察疼痛区域的皮肤变化;
3.一旦发疹,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皮肤科、疼痛科就诊,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病毒药物;
4.如果皮疹好了但还是疼,要知道病还没有好,需要继续到正规医院疼痛科就诊。
标签:
推荐文章
-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
-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
-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
-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
-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
-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“3+”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
-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
-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“绿色”路
- 走近网瘾少年们: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?
-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
-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:长津湖的寒冷,与战斗一样残酷
- 绥化全域低风险!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
- 农业农村部:确保秋粮丰收到手、明年夏季粮油播种
- 中国故事丨“沉浸式”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!
- 升旗、巡岛、护航标、写日志,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
- 他从一窍不通的“门外汉”,到重装空投“兵专家”
-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,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
- “双减”后首个长假:亲子游、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
- 天山脚下,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
- 且看新疆展新颜
- 《山海情》里“凌教授”的巨菌草丰收啦
- “双减”出台两个月,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?
-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?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
- 面对婚姻,“互联网世代”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?
-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,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
- “辱华车贴”商家及客服被行拘,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
- 网游新政下,未成年人防沉迷的“主战场”在哪?
- 160万骑手疑似“被个体户”?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
- 报告显示:这个国庆假期,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
-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:你们自己学习要好,就可以做很多事儿
-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
- 从1.3万元降到700元,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“玄机”
-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?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
-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
-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
- 云南保山:170公里边境线,4000余人日夜值守
-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,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
-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: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
-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
-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:广东总量第一,“北上”这类人才多
- 神经科学“罗塞塔石碑”来了: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
-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,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
-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
- 农业农村部:确保秋粮丰收到手、明年夏季粮油播种
-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(返)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
-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
-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、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
- 这场红色故事“云比拼”,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
-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
-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
- 看,生机勃勃的中国
- 百闻不如一见——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
-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
-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
-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
-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?国庆5.15亿人次出游,你咋过的?
-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.1万人次
-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: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
-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: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
-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.03亿人次
- 公安部交管局: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,5位交警辅警牺牲
-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.15亿人次
-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.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
-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℃至6℃
-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
-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.41亿元
- 新疆伊犁州: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
-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
- “数说”杭州无障碍改造:触摸城市“爱的厚度”
-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
-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“海上花园”
-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
- 直径2米“面气球”亮相 山西首届“寿阳味道”美食大赛启幕
-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
-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:洋茶人“云上”喫茶 传播中国茶“味道”
-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
-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:数字改变“关键小事”
-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
-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
-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
-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
-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
-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
-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
-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:一身雨衣、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
- 水能载物亦能“生金”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
- 科学拦峰错峰削峰 嘉陵江洪水过境重庆中心城区“有惊无险”
- 山西解除持续近90小时的暴雨四级应急响应
- 安徽黄山国庆假期迎客12万余人 旅游市场稳步复苏
- 从进“培训班”到看《长津湖》
- 厦门中高风险地区清零 撤除离厦通道查验点
- 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创1966年以来最高纪录
- 杭州“十一”假期后初中取消统一早读
- “颜值担当”里的中国,映照“万物和谐”新气象